进度神速!中国六代机再次试飞,歼-50有大突破
近日,网上曝光了中国最新六代机隐身战机歼-50低空飞行的照片,与此前曝光的版本相比,新机在多个关键细节上发生了显著变化。最引人注目的是,歼-50的机头空速管已悄然消失,这一细微却意义重大的改变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在传感器集成、飞行控制等核心技术上的质的飞跃。
近日,网上曝光了中国最新六代机隐身战机歼-50低空飞行的照片,与此前曝光的版本相比,新机在多个关键细节上发生了显著变化。最引人注目的是,歼-50的机头空速管已悄然消失,这一细微却意义重大的改变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在传感器集成、飞行控制等核心技术上的质的飞跃。
近日,有网友再次拍到“沈六代”歼-50试飞画面,虽然画面较为模糊,但是依旧可以看出歼-50机头取消了空速管,显然这架歼-50并非之前频繁亮相的首架试飞机,而是第二或者第三架原型机,显然目前歼-50已有多架试飞机。
当全球军事爱好者还在为中国第六代战斗机的密集试飞而惊叹时,一场更深远的革命已悄然拉开帷幕。2025年,中国航空工业以“三箭齐发”的姿态,让沈飞歼-50、成飞歼-36以及西工大舰载优化型三款六代机原型机相继翱翔天际,其无垂尾设计、智能蒙皮技术和超音速巡航能力,彻
中国航空工业在过去几年里发展速度挺快的,尤其是战斗机这块。2024年底,中国一款新型战斗机原型机完成了首飞,这事在国际上闹得沸沸扬扬。官方没给出正式型号,但网上很多人管它叫歼-36,或者直接称作六代机。
这款导弹具备超燃冲压推进能力,设计上可以直接从标准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发射,目标是装备到解放军的常规潜艇与核潜艇上。
如果说这几年咱们军工有什么让西方真正“睡不着觉”的东西,高超音速武器绝对排得进前三。而今年阅兵中首次亮相的长剑-1000高超音速巡航导弹,更是一下子把“高速突防”这个词提到了新的战略高度。
93阅兵已经过去快一周了,西方各大媒体对于阅兵式上展出的装备还是鲜有报道,即使有涉及也是蜻蜓点水,但在西方各大军事论坛以及社交媒体上讨论却非常热烈,几天来种花家阅读了大量关于中国阅兵装备的讨论,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:
在刚刚过去的盛大的九三阅兵式上,火箭军方阵中出现了一款新型巡航导弹——长剑-1000。虽然在外形上,它与2019年亮相的长剑-100颇为相似,依旧是一车两弹的搭载方式,但解说词中那句“高超音速巡航导弹”,却揭示出二者之间质的差异:长剑-1000已经迈入了超燃冲
在现代战争中,导弹技术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战略威慑力。中国的东风-100(DF-100)超音速巡航导弹,凭借其超高速、高精度、隐身能力,被誉为“悬在外军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”。
韩国首次展示了其 Hycore 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的发射图像。Hycore 是首尔正在开发的快速增长的先进武器库的一部分。除了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外,韩国还在研究空射弹道导弹(ALBM)和海基弹道导弹,包括用于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。
韩国首次展示了Hycore高超音速巡航导弹试射的图像,这是在研发单位交给韩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申请“年度十大技术”奖的报告中展示的。迄今为止,Hycore导弹仅以比例模型和效果图的形式公开展示,本次出现的新图像包括该弹的验证弹从地面垂直发射平台发射,以及导弹与其第
远天之下,一道锐影以超过5倍音速划破长空,它正是中国新型战略打击力量的锋利尖刀——长剑-1000高超音速巡航导弹。
美军彻底绝望了!中国高超音速导弹实现“白菜化”量产,全球军事战略格局正在经历冷战以来最深刻的洗牌。曾经的“顶流网红”长剑-100,再次亮相之时型号数字直接多了个“0”,不仅迭代跨度惊人,长剑-1000极可能还是全球首款实战部署的陆基巡航高超弹。
要问我对于阅兵式上的哪一幕印象最深,必然是我们的第五代战斗机出来的那一刻,这一次空军一点都没有藏着掖着,歼-20、歼-35A、歼-20S、歼-20A同时亮相,基本上可以这么认为,在亚太的天空上,解放军空军将首次跟美国空军并驾齐驱,甚至解放军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占据
2025 年 8 月 12 日,中国中央电视台发布了东风-100(也称为 CJ-100 或东风-100A)超音速巡航导弹的首次作战镜头。新发布的视频是首批清晰展示导弹部署机制、TEL 配置和垂直冷发射系统的视频之一,突出了其在严峻和受限环境中的快速发射能力。
在央视近日播出的军宣视频《攻坚》中,关注中国军队装备动态的网友,发现了一个曾经在2019年10月1日国庆70周年大阅兵中首次公开亮相,出现在战略打击模块第二个方阵中的长剑-100巡航导弹。
咱是中国军工,就爱闷声干大事!今儿个掏心窝子说说——055大驱、歼-20、003航母、076两攻这些让老外直呼“离谱”的装备,其实全是2015年之前就拍板定型的“老设计”!您要是琢磨琢磨这时间线,六代机上天、核动力航母下水?那都是水到渠成的事儿!别急着拍
推力越大,战机就能携带更多武器,飞得更快、更高、更远,在空战中占据先机,说到四代战机的发动机推力,就不得不提美国的F-35战斗机。
根据最新的图片显示,歼-36果然采用双座并排座舱,每个座位上的HUD平面显示器也清晰可见。考虑到比例问题,似乎这两个HUD的面积更长、更高,能传递给飞行员的视觉信息会更丰富。
昨天翻资料时看到个有趣对比:美军现役177架F-22全部自用,而F-35已经卖给十几个国家超1000架。明明是更先进的“猛禽”,为啥美国死活不肯卖?这背后藏着军工博弈的残酷逻辑。